以“1+1>2”的“行动力度” 提升“民生温度”——德阳市市民服务中心人大代表联络站挂牌启动侧记
时间:2025-05-09
风和日丽,草木葳蕤,处处充满了灵动的朝气与希望。在德阳,民生实事项目的推进正演绎着一场温暖而有力的变革。5月8日,市市民服务中心人大代表联络站正式挂牌启动,市人大常委会与市市民服务中心进一步深化合作,为民生实事项目的推进注入更强劲的动力。
一大早,部分国省市县四级人大代表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齐聚一堂,视察民生实事项目、参加启动工作座谈会,共同见证全市首个设在市民服务中心的人大代表联络站的正式挂牌启动。
创新协同机制 汇聚代表智慧力量
为何要在市市民服务中心成立人大代表联络站?通过一组数据可以窥见答案:
自2024年5月民生实事项目办理制度实施以来,市人大常委会与市市民服务中心积极联动,在民生实事项目征集方面成果斐然。人大代表建议渠道推送的项目采用数量在市市民服务中心收集民生诉求的7大渠道中排名第一,超过总数的三分之一。这一成绩的背后,是双方为合力推动民生实事项目工作提速增效所作出的不懈努力。
▲东海路西段增设路灯
在东海路西段,人大代表们视察调研“增设旌阳区东海路西段向西方向路灯”民生实事项目。听取了项目实施情况介绍后,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纷纷为这一项目的迅速落地点赞。
看着增设路灯后宽敞明亮的道路,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主任贺平很是感慨:“过去,人大代表在参与民生实事项目时,往往存在信息不畅、渠道不宽等问题。但现在,通过与市市民服务中心的合作,我们建立了信息共享、定期会商等机制,让人大代表的建议能够更直接、更高效地转化为实际行动。”
东海路西段川西环线方向车流量大,但道路照明设施不完善,群众夜间出行极为不便。市人大代表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迅速向市市民服务中心推送了增设路灯的建议。市市民服务中心立即协调相关部门推动项目落地,相关部门克服种种困难,最终在短短4个月时间内完成了60套道路照明设施增设工作,彻底驱散了“夜路阴霾”。如今,每当夜幕降临,路灯亮起,照亮群众回家路,出行体验大幅提升。
“这次合作的成功,不仅体现了人大代表的积极作用,也展示了市市民服务中心和承办部门的高效执行力。”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市民服务中心主任罗桃深有感触,“更重要的是,它为我们今后推进民生实事项目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创新协同机制 汇聚代表智慧力量
在民生实事项目的推进过程中,监督是确保项目高质量完成的关键环节。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与市市民服务中心在合作中,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监督作用,通过全过程参与、全方位监督,确保每一项民生实事项目都能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寿丰场镇整改后
“旌阳区寿丰场镇段交通综合治理”项目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寿丰场镇位于德中路和东一环路交会路口,是城郊群众日常交通的必经之路,但由于交通设施不完善,交通拥堵现象频发,影响安全出行。市人大代表在调研中发现了这一问题,立即向市市民服务中心提出了实施旌阳区寿丰场镇段交通综合治理的建议。
市市民服务中心迅速响应,组织相关部门制定了详细的治理方案,并在实施过程中邀请人大代表全程参与监督。从交通临时单行管控的实施,到交通劝导员的增派,再到沿街摊位和商铺的管理,人大代表都一一实地查看和了解。在人大代表的监督下,寿丰场镇的交通秩序得到了显著改善,市民的出行体验也得到了极大提升。
“人大代表的监督作用非常重要。”罗桃坦言,“他们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发现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还能够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推动我们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和提高工作效率。”
▲修缮广汉市三水镇灌溉基础设施
除了“旌阳区寿丰场镇段交通综合治理”项目外,“修缮广汉市三水镇灌溉基础设施”项目也是人大代表监督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的一个典型案例。在该民生实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人大代表不仅参与了项目的规划设计和施工监督,还对项目完工后的使用效果进行了实地评估和反馈。最终,在人大代表的监督和推动下,该项目不仅提前完成了建设任务,还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创新协同机制 汇聚代表智慧力量
民生实事项目的推进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建立长效机制来保障项目的持续惠民效果。市人大常委会与市市民服务中心在合作中,不仅注重项目的短期实施效果,更注重项目的长期运营和管理。
在市市民服务中心成立人大代表联络站,便是双方深化合作的重要举措,也是建立长效机制的关键一环。该联络站将作为人大代表与市市民服务中心沟通交流的平台,共同研究解决民生实事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也将成为人大代表收集民意、为民服务的前沿阵地。
市市民服务中心人大代表联络站启动工作座谈会上,贺平介绍,市人大常委会将每年组织国省人大代表到市民服务中心开展履职活动,定期组织市县乡人大代表调研,通过12345热线民生大数据等收集热点难点问题,综合运用视察、调研、询问等形式促进问题解决。
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曹天兰对联络站的成立充满了期待:“德阳市市民服务中心人大代表联络站的启动,有利于人大代表更好地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能让我们更及时地了解到群众的诉求,也能更高效地推动问题解决。以后我们会更积极地进站履职,努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为激励代表更好地履职,市人大常委会还将完善代表履职评价办法,提高与民生实事相关评价内容的分值,并协调市市民服务中心开展满意度测评。在协同创新方面,双方将协同出台多项制度,推动民生实事项目全过程管理和社会评价紧密结合。对重大民生实事项目,创新建立常委会领导领衔机制开展专项监督,选派代表协助对已完工项目“回头看”。将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纳入全市“高质量发展”工作目标考核,进一步强化政府职能部门对民生实事项目的重视和落实。
“在市市民服务中心成立人大代表联络站,将为我们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沟通渠道。”贺平表示,“我们将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加强与市市民服务中心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民生实事项目持续惠民,以‘1+1>2’的‘行动力度’提升‘民生温度’,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