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改革“硬基础” 当好发展“助推器” 德阳人大积极助力“三变”改革
“我们在发动宣传的过程中,看到村民拿起凳子,带上印泥,签字画押……那种热情,那种场面,可能只有当年包产到户的时候才看得到!”德阳市人大农委原主任委员、一级调研员戴泽介绍人大代表参与“三变”改革情况时这样描述。
“三变”,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从贵州山区发源,在中国掀起了新一轮农村改革大潮,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在这场变革中,在“农村改革之乡”的德阳,人大该如何作为?
戴泽说了三个关键:主动作为、善于作为、依法作为!
打好改革发展“硬基础”
让沉睡的乡村资源活起来,“死资源”变成“活资产”,成为变现价值更高的东西。改革,在善于捕捉先机的德阳市旌阳区悄然萌动、生发。
自2020年9月以来,以中央“三变”改革要求为遵循,以“三权分置”等政策为依据,旌阳区开始探索实施“三变”改革试点示范。
也就在这个过程中,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先后制订《四川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条例》《四川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在立法征求意见时,德阳人大带着问题,深入先行先试的旌阳区,收集来自最基层的鲜活信息,对法律条款进行考量、研究。戴泽全程参与了立法调研,他介绍,德阳人大呈送的立法调研参考意见中,有7条被采用,写进上述条例。
条例出台之后,德阳人大当好“宣传员”,以法治思维共谋改革。促进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学深悟透;组织28个单位相关负责人召开座谈会专题督促贯彻落实;常委会领导多次带领调研组深入实地指导;邀请专家指路,有针对性地将适用性法律规范和相关标准引入改革、指导改革。
站好试点示范“监督岗”
问题从实践中来,成果到实践中去。市区两级人大常委会在深入研究学法、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督促相关单位按照法律法规对前期工作内容再梳理、短板再查补、标准再完善、效率再提升。
旌阳区委、人大、政府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依法稳步推进“三变”改革、“五社”实践试点示范。严格把好“四道关口”:严把清产核资关,查实村组资源资产存量、价值、结构和使用情况等,建立资源资产管理使用相关制度。严把身份界定关,赋予不同类型村民不同股权,兼顾公平性和差异化。严把股权量化关,设置基本股、农龄股、福利股三种股权。严把规范运行关,结合实际组建集体资产、土地、劳务、旅游、置业五大股份合作社,成立股东(代表)大会、理事会和监事会,做到民主决策、科学管理。
法律与地方实际,在改革中实现良性互动。旌阳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昌平说,以股权量化为例,此前是“一人占一股、共吃大锅饭”,条例出台后,结合条例精神,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重新量化股权,着重体现按劳分配、共同富裕的导向。“一人一股跟目前采用的多种股权模式相比,后者显然更加合理、公平。”
“一法两条例”的有效贯彻实施,为旌阳区“三变”改革、“五社”实践发挥了重要的护航作用。杨昌平表示,农村相关资产经营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在新经营模式下的运行进一步规范,集体经济组织及成员的权利保障进一步强化,较好实现了“三变”改革目标,推动农业农村发展模式发生了根本转变。
当好乡村振兴“助推器”
在市、区人大积极推动下,旌阳区“三变”改革、“五社”实践取得阶段性成果。截至2021年底,26个试点村经营性净资产由8400万元增至1.7亿元,村集体经济收入由年平均24万元增至38万元,农户分红3100余万元。
旌阳区的成功也为德阳市其他区(市、县)的改革提供了借鉴。德阳市人大农委副主任委员王行之此前担任中江县农业农村局局长,他介绍,改革在中江县甫一起步,人大就把推动“三变”改革作为履职行权的新命题、新的着力点,积极参与主动作为,当好“智囊团”“助推器”,确保改革能出成果,人民群众能享受成果。
在试点铺开前,还在制订改革方案时,县人大就组织部分人大代表到先进地区学习,汲取经验,形成调研报告供县委县政府参考。在试点工作推开时,市、县、镇人大代表分别进入各个工作组,宣传法律法规,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到改革中来。
据介绍,在接下来的村集体组织选择产业和项目时,将发挥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等制度平台作用,广泛凝聚共识和力量,让民生实事真正实现“由民作主”。
采访中,王行之、杨昌平等“老农业人”纷纷表示,在乡村振兴这项伟大工程中,地方人大要充分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努力为全面推进农村改革长远、持久、良性发展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