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表沉下去问题带上来——中江县黄鹿镇人大代表全链条推动民生实事落地见效
时间:2025-09-24
“没想到坝坝会上随口一说,吴代表就记在心上了,几天不到,我们社的灌溉渠就修通了!”8月中旬的一天,中江县黄鹿镇思源村九组村民唐嘉蹲在田埂,看着清水汩汩流进自家稻田,笑得合不拢嘴。这条被乡亲们称作“丰收渠”的灌溉渠,正是省人大代表、思源村党支部书记吴春梅依托群众诉求“大起底”机制,从收集、交办到化解全程盯办的一个缩影。


一线“起底”:代表把板凳搬到坝坝会


自今年4月黄鹿镇探索开展群众诉求“大起底”工作以来,辖区78名各级人大代表主动认领“诉求排查员”职责,与驻村干部、村(社区)干部、网格员协同作战,通过“现场问卷+坝坝会+入户走访”等方式全面起底群众问题诉求。
“代表不能坐等群众来,要把板凳搬到院坝去。”吴春梅带着问卷和明白卡,与思源村6名代表一起,先后召开坝坝会12场,入户走访186户,累计收集城乡建设、农业农村、社会保障等六大类诉求145条。

现场“交办”:代表全程跟踪问题办理


“丰收渠”垮塌问题就是在坝坝会现场被“起底”的。当天,吴春梅一边记录,一边在“合理诉求台账”上勾选“求决类—农业农村—灌溉设施”,并同步将问题诉求上传至镇级“大起底”平台。

按照“小事村办、难事镇担、大事县统筹”原则,黄鹿镇“接诉即办”,立即协调资金,由思源村组织人员设备,对垮塌的渠道进行清理加固。在吴春梅等代表的跟踪监督下,施工队耐着高温不间断施工,原本需要4天的工程,仅用2天就高质量完成,新修的渠道比原来更结实更耐用,让100亩稻田喝上了“及时水”。

回访“验单”:代表再敲一次门

“办了不松手,还得看回头。”吴春梅拿着《群众诉求办结签字单》,再次来到了反映问题的唐嘉家中,询问他对诉求办理的意见。唐嘉拿着签字单,二话不说就写下了“满意”二字,连声夸赞道:“这事办得好,办得快!”
目前,黄鹿镇通过群众诉求“大起底”平台共受理群众诉求1235件,已化解869件,其中由人大代表牵头或参与化解的达383件,群众满意率100%。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发挥好人大代表作用,通过深入参与群众诉求‘大起底’工作,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做细做实。”吴春梅表示。
渠水潺潺,稻浪起伏。一条“丰收渠”通的是水,润的是田,暖的是心;一套“大起底”机制听的是诉求,解的是难题,树的是人大代表为民办实事的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