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农村卫生改革搭建群众“健康快线”——中江县人大常委会对村(社区)卫生室建设管理工作开展监督
村(社区)卫生室是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基础,是“县-乡-村”三级公共卫生、医疗预防保健体系的“网底”。乡村医生处于这个体系的最前沿,最先接触各类病情疫情,他们用简单、实用的医疗技术服务农村群众,为群众健康构筑了第一道防线。但随着社会经济化加快,区域发展不均衡,外出务工人员增多,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偏多,使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更加突出。“如何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更加高效、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成为了大家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近日,中江县人大常委会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对村(社区)卫生室建设管理工作进行了有力监督,为群众搭建 “健康快线”。
扎实调研,做足“功课”
为全面掌握全县村(社区)卫生室建设管理情况,县人大调研组在今年5月—6月,先后到县卫生局、县医保局,以及黄鹿镇、石泉乡等8个乡镇及16个村(社区)卫生室进行专题调研。每到一处,调研组首先听取相关情况的简要汇报,现场与就诊群众交谈,同时向卫生室工作人员咨询有关工作开展情况,并随机对附近的群众进行走访调查。
在对16个村(社区)卫生室进行实地查看时,发现大部分卫生室建设基本实现了统一规划设置、人员管理、业务指导、药械配备、疾病防治和绩效管理,开通了城乡医保网络,医疗管理规范,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得到了全面落实。还有3个村分别建立了两个卫生室。有的乡村医生虽然年老体弱,仍然坚持半农半医,坚守岗位,为周边群众排忧解难。但是不足和问题也逐步显现,被总结梳理出来,为进一步讨论审议奠定了基础。
认真审议,直指“症结”
扎实的调研为热烈的审议备足了素材,大家争先恐后地发言,一针见血地指出“症结”所在。
“五统一、一独立”( 统一规划设置、统一人员管理、统一业务指导、统一药械配备、统一疾病防治、统一绩效考核,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管理模式虽然已初步形成,但卫生资源配置不尽合理,城乡医疗保险整合运行后,覆盖全部村(社区)的诊疗、医保报送、报销网络和平台尚未完全建立,报销渠道不畅,影响了医保服务的及时性;“医生每人每周只能对同一患者发生一次诊疗,收取4.5—10元的诊疗费”等管理制度规定不够合理,严重影响了辨症用药、科学处方,更不利于患者康复;医疗风险化解管理机制需进一步健全;医保基金监管力度不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且整合后,县内普通住院的实际报销比例有所下降,而投保金额却在增加,村(居)民对医疗保险的期望值也会大大降低,影响了村(居)民参保的积极性。
村(社区)卫生室的建设工作不平衡,举办模式并未完全统一,服务能力不够均衡,截至2016年底,全县共有763个卫生室,526个通过等级评审(甲级388个,乙级138个),不利于实行规范化管理;乡村医生待遇偏低,对村(社区)卫生室的财政补助政策,对乡村医生的退出补偿、养老等政策落实相对滞后,影响了乡村医生队伍的稳定,增加了村民“看病难”的问题;乡村医生队伍年龄普遍偏大,业务能力素质、医疗服务水平、结算操作能力参差不齐,需要降低门槛准入,加大培训力度,以确保乡村医生队伍不断壮大,能力不断提高。
凝聚合力,推进“整改”
发展村(社区)卫生服务、健全“医疗保健网”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内容。全面构筑群众健康防线,需要大家积极关注农村卫生改革,凝心聚力推进问题整改,为此,代表们针对“症结”,实打实地提出了整改努力的方向。
要认真贯彻执行有关法规政策,明确村(社区)卫生室的性质、地位、作用,积极履行政府职责,切实加强对基层卫生服务工作的领导,将基层卫生服务网络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积极完善和落实配套政策措施,确保法规政策的有效实施;要积极完善“五统一、一独立”的管理模式,实行规范化管理,因地制宜地整合有限的资源,探索奖励、补助等扶持政策,进一步改善村(社区)卫生室的基础服务条件,真正做到“八有一上墙”(看病有登记、用药有处方、收费有凭据、收支有账证、工作有制度、岗位有职责、疫情有报告、业务有考核,制度、职责、业务范围、收费标准等上墙);要加大政府投入,逐年增加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合理安排村(社区)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设备配置、人才培养等专项补助经费;要健全完善医保诊疗改革政策,进一步明确服务、诊疗、收费、报销等标准要求,引导病人分级诊疗,实现合理分流,提高公共医疗资源的利用率。
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建立定向、委培、对口帮扶指导等多形式的人才引进培养机制,提升乡村医生的医疗技术水平,改善人才比例结构;要建立完善村(社区)卫生室管理制度,加强技术、财务、网络等方面的管理指导,切实提升村(社区)卫生室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中江人大 陈立荣 汤宏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