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邡市马井镇建设村人大代表联络站:“小空间”发挥“大作用”迸发民主“新活力”

作者:周怡  时间:2023-06-26  来源:本站  次浏览 字号:[ ]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去年以来,什邡市马井镇人大按照“五化五提升”要求,持续深化人大代表之家(联络站)建设,让群众在家门口实现“说话有地方、诉求有回应、有事能解决”,让人大代表在联络站及时“提升能力、体察民情、关注民生”,找准了“全过程人民民主”这一坐标方位,使“基层单元”这个“小空间”发挥“大作用”。


一是“学”出干事动力。建设村按照代表“三步走”培训计划,即“初任培训把好入职关”“重点培训把好履职关”“专题培训把好效能关”以学促进,为人大代表充电、加油,持续提升代表科学履职、建言献策、依法监督的能力。组织开展宪法、代表法、选举法专题学习会,切实增强人大代表宪法意识、推动宪法精神更好融入履职工作。举办民法典、监督法等专题讲座,提高人大代表对各项法律法规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增强学法守法意识。组织代表参加“人大代表双联系”“我为群众办实事,助力乡村振兴”专项业务培训,增加代表履职热情,提升代表履职成效。

二是“问”出民生关切。建设村聚焦“联”的功能,整合资金打造代表联络站,采取“线上+线下”“站内+站外”“固定+移动”等方式,让人大代表走进田间地头与群众全天候交流,促进代表群众心连心。代表联络站围绕“一园、二业、三纵、四廊、五横、六协同”的发展规划要求,立足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安全环保、基层治理、民生服务五个方面累计开展代表履职活动26次,收集影响生活生产、矛盾及困难群体、发展建议等群众需求88条,村集体自主解决民生事项、矛盾纠纷72项(条),尽最大努力在村内办好群众大小事。梳理汇总民生实事项目台账上报镇人大主席团,争取各项资金450万元,高质量完成6项民生实事票决项目,打造霸王沟、月亮沟、什邡沟、杨家沟四条生态宜居秀水长廊,完善五条横向产业道,形成环形闭合的生态步道,沿线栽种桃树、李树等果树3万余棵,吸引周边近万名群众前往打卡,惠及本村群众1710户。按照川西民居风格,打造出传承家风家训的刘家寨子,2组聚居点实现“一组一格,一院一色”的建筑风貌,继续提升原庆云村600余户房屋风貌,推进全村人居环境提升。


三是“商”出发展大计。建设村代表联络站以“共同建造”为主线,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从传统接待“跳”出来,把解决群众所求所想的阵地转换到农家,代表和群众围坐一团,主动融入发展大局,针对建设村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等问题,共同出谋划策。例如在霸王沟的改建中,人大代表主动发言,把收集的意见和建议“亮”出来,表示要带头投工投劳参与建设,带动村民自发投入资金10余万元、义务劳动800多人次,变“群众一旁看”为“群众主动干”,霸王沟也从一条“臭水沟”变成了远近闻名的“景观河”。建设村的“变形记”还在一直继续。除了环境治理,代表收到群众反映最多最急的心愿是希望能深化建设村“芎怀天下”的文化底蕴,打响川芎产业品牌,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经人大代表走访商议采纳群众意见和建议,提出建设村“一园多业六协同”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依托川芎现代化产业园区发展,村内种植川芎5800亩、水稻6400亩,年均人收入达3.5万元。争取壮大集体经济资金100万元投入四川道泉老坛股份公司,年参与分红8万元。发展新型稻鱼产业,实现村集体经济“大飞跃”,2022年达51.73万元,预计2025年突破100万元。


四是“督”出担当作为。建设村通过微信交流、专题接待、上门走访等方式,及时收集并反映农业政策落地中的痛点堵点,组织人大代表视察秸秆堆肥运转情况,积极开展“河长制”“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的督查检查,结合镇相关部门深入开展农膜污染、法治教育、未成年人保护等宣传教育,围绕打造特色产业集群、盘活土地资源、做强村集体经济等建言献策,有效推动民生实事项目落地见效。其次,强化民生实事专项督促,建立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办理“135”快速答复机制,对于能直接处理的小事急事,以代表“立说立办”的方式受理,并在1天内予以反馈;对于需要共同商议的一般诉求,由代表上报村党支部召开村民议事会“协商共办”,在3日办结反馈;对于难事要事,由村党支部上报镇人大主席团,并在5天内予以答复,处理期间及时反馈处理进程。

五是“评”出履职活力。建设村运用“1+9+1”制度(1个办法、9项制度、1个评议制度),采取选民代表现场评价和镇人大年度评价两种方式对人大代表进行综合评价,人大代表结合自身工作实际,重点围绕自身素质提升、履行代表职责、联系服务选民等方面向原选区选民述职,选民以无记名形式对代表履职工作开展现场民主测评,测评结果上报代表之家存档,每月收集代表履职记录,作为年度考评依据,切实加强对代表履职监督与管理。

l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