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市“两会”|多举措提升医疗救治服务能力 切实保障群众生命健康

时间:2023-12-29  来源:德阳日报  次浏览 字号:[ ]

喜迎市“两会” 代表建议办理

建议摘要

“作为公立医院,有责任和义务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的各项决策部署,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持续加强医疗资源综合利用,全面提升医疗救治服务能力水平,切实守护好人民群众健康安全。”

根据调研走访中了解的情况,在德阳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市人大代表白映涛、伍小红提出《关于各级各类公立医疗机构提升医疗救治服务能力的建议》,建议加大对各级各类医院的保障力度;加强基层医疗能力提升,提升分级诊疗网底能力;提升危重症救治能力;加快全市医疗机构信息化互联互通建设。

建议办理

目前全市拥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2254家,其中公立医疗机构1113家。近年来,在各级医院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上,市卫健部门推进53个医疗机构建设项目,投资总额达196亿元,目前建成项目25个,在建项目28个。这些项目多为医院综合楼、门诊楼建设,使医院在原基础上进行扩充,充分发挥院区内资源充分调度和利用。此外,还有相当比例的基层医疗机构建设项目,通过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扩容,实现市域内医疗资源均衡布局,提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硬实力”。

为有力抓好医疗卫生人才工作,我市出台了《德阳市引进培养医疗卫生高层次人才八条措施》等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我市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培养和在职培训力度,同时要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统筹调配卫生人力资源,落实保护关心爱护医务人员政策措施。

640 - 2024-01-02T085620.376.jpeg

为提升危重症救治能力,我市进一步扩容和改造了二、三级公立医院重症资源,增加了医疗服务供给,做好了重症床位和可转换ICU的准备、设备准备、医务人员培训准备。目前全市已有ICU床位419张,可转换ICU床位319张,重症救治能力显著提升。同时高度重视医疗物资保障,督促各级医疗机构科学计算满负荷运转时各类医用物资的日耗量,严格按标准进行物资储备。

640 - 2024-01-02T085624.032.jpeg

在基层医疗能力提升方面,以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和社区医院、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满足辖区群众基本医疗需求。发挥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作用,依托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引导患者基层首诊,通过微信公众号、宣传栏、宣传资料等渠道将家庭医生团队信息予以公布,方便有需求的群众联系。

据介绍,目前我市在全市公立医疗机构全面推广应用电子健康卡,停发医疗机构院内各类就诊服务卡,彻底解决以往困扰患者的一院一卡、一院多卡、互不通用的现实堵点问题,实现百姓运用智能手机扫码就医新模式,推动医疗卫生服务由“单一线下服务”向“线上线下一体化”转型发展,实现跨区域、跨机构医疗健康服务“一卡(码)通”,切实提高百姓就医服务体验。截至目前,全市共有超过100家医疗机构可通过电子健康卡开展挂号和缴费,累计发放电子健康卡265万张,普及率达到76.5%。2023年全市累计使用人次近4000万人次。

指导和推动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通过网站、微信等多种途径,提供预约诊疗、智能导诊、候诊提醒、移动支付、检查检验结果在线查询等线上服务,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2023年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累计开展预约挂号1094万人次,移动支付2201万人次,检查检验结果自助查询964万人次。整合全市在线医疗服务资源,建设“健康德阳”APP作为全市统一医疗健康在线服务门户,提供“挂、缴、查”等服务,极大地方便了患者随时随地在线选择医院医生和就诊时间。通过“健康德阳”APP与省卫健委天府医健通、德阳市民通等服务平台对接,拓宽服务渠道。同时积极支持发展互联网医院,协同行政审批部门指导和审批互联网医院的创建,推动互联网医院发展。截至目前,全市已审批设置了8家互联网医院。

下一步,我市将持续推动医疗资源建设投入,加强县级医院和传染病医疗资源建设,做好农村地区急诊急救、重症等资源横向统筹和扩容利用,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水平。指导医联体牵头医院充分发挥技术辐射带动作用,利用信息化手段下沉优质医疗资源,提高优质医疗资源可及性,逐步实现检查检验结果的互认共享。逐步完善监测和防控体系,科学制定防控预案,充分储备应急物资,并根据医疗环境的变化适时调整储备目录,探索建立特殊时期重要医疗物资管控机制,加强卫生健康知识宣传,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促进全市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持续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不断强化电子病历对“智慧医院”建设的支撑作用,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信息化基础。

l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