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响应“动员令” 积极推动复产复工

作者:佚名  时间:2020-02-26  来源:本站  次浏览 字号:[ ]

日前,德阳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发布了关于复产复工的第7号通告,万安镇人大代表积极响应“动员令”,在继续全力投身疫情防控的同时,还积极发挥职能优势和示范表率作用,努力推动复工复产。

闻“令”而动  防疫复工“跑腿匠”

万安镇人大代表刘纪金,金雁社区一组组长,学苑小区业委会主任,中共党员。

大“疫”当前,刘纪金在防疫一线“快、准、狠”。摸排外来人员,盯茶馆,防网吧,劝散广场晒太阳老年人,到卡点替换值守......

这几日,他又奔走在乐明食品、剑虹粮油、福之源粮油等10余家中小企业,为复产当起了“跑腿匠”。

“今天外地员工正常吗?有没有发热、咳嗽等症状?”

“入厂登记、测体温别嫌麻烦,一定要重视!”

“口罩、消毒液都配齐了吧,员工下班记得厂区内消毒!”

“知道知道,这几天你都说过无数遍啦!”

他从生产车间消毒、食堂用餐管理,到员工“档案”更新等,不厌其烦挨个叮嘱。


申报材料如何提交、实地勘查如何进行、条件不符怎么处理......有时,还当起了答疑解惑的“行家”。

今天“二月二”了,为解决“头”等大事,刘纪金带上弟弟,到企业为职工“义剪”。

目前,金雁社区防疫工作有序开展,企业逐步复工复产,刘纪金说:“人大代表就是为大家服务的,我只是做了一点点小事而已”!


不分昼夜,做好“店小二”

如何做到防疫生产“两不误”,夺取“双胜利”,成为镇人大代表肖红梅关注“课题”。

“红梅,复工需要做好哪些准备?”“24号可以开工吗?”“企业能领消毒液吗?”......为助企解困,肖红梅提前熟悉企业复工相关政策,开通24小时“电话咨询”热线,搭建“远程辅导”平台,常态化“5+2”,指导企业做好防控措施,为务工人员申办健康证明,宣传政策,助推企业复产。

“消毒液、体温计、口罩都有了吗?“建立健康档案”、“员工错时就餐”......她主动上门,走进已复工企业,督促设体温监测点、食堂分批次就餐、厂区每日消毒、建立体温信息台账等,确保生产环境安全有序。

“肖代表,来了那么多外地人,得不得传染给我们哦?”在走访时,得知村民不理解外来人进村复工,肖红梅耐心安抚道“放心放心,他们会提供健康证明的。”同时,为缓解“用工慌”,她号召周边群众当起了“临时工”。

“明会村是企业集中区,希望尽自己所能,帮助企业防疫的同时,抓紧复工、尽快复产”肖红梅说。


生产 防疫两不误

赵德斌,万安镇人大代表,川树公司动力分厂厂长。今年春节,他主动放弃休假,第一时间返岗。

“赵厂长,我把人员排查表微信发给你了。”

“赵厂长,这个是今天员工体温记录和消毒。”

“赵厂长…”

年近60岁的他,每天在“疫”线奔波忙碌着。动力分厂主要是供应生产用水、电、汽(气)。为确保安全复工,他带头设立体温监测点,引导食堂分批次就餐、重点区域消毒,建立信息台账,进行生产检修等。

“疫情防控是重中之重,企业生产也同等重要,我们要两手抓,更要两不误,我坚信党和国家,一定能打赢这场战‘疫’。”说完这句话后,赵德斌转身又投入到工作中去了。


一年农忙始自春

为保证农业生产稳步恢复,镇人大代表、万寿村书记刘志荣深入田间地头,引导菜农科学安排农事。

面对返工潮,他更是干在前、做在前,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做好健康信息登记、电话回访等工作。


一种植大户从外地返回,需居家观察14天,他种的菜面临抛荒、滞销窘境。

“好好的儿菜烂在地里太可惜了,能帮一点是一点。”了解情况后,刘志荣第一时间组织志愿者收摘,对接买方,最终帮助销售30吨,达成200亩种植供销协议。

为助力春耕防疫,他对兴隆山斗渠、慧御支渠进行清淤,蓄水堰塘防渗,提灌设备检修;叮嘱群众做好防护;宣传惠农政策;引导选种、春播春种......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眼下春耕在即,耽误不得,我作为人大代表,又是村书记,辛苦一点没什么,只希望乡亲们今年有好收成!”刘志荣说道。


lll